Tuesday, April 17, 2007

聰明的配方:閱讀+寫作

商週這期的標題”愈寫愈聰明”正好呼應前文所言利用部落格做為學生網路的家,在教育與學習上可能產生的效益.

這些年指導研究生最常見的問題是,學生把寫論文當做是做投影片,常常寫沒幾句話就用條列式的方法來呈現內容, 讓一篇文章變得破碎,不連貫;但在另一方面,做投影片又似乎在寫文章,常常把一個句子原封不動的拷貝到投影片內,讓聽報告的人難以從簡潔的標題中看出重點,連帶地反應出表逹能力上的不足.這也是今年度要求研究生寫工作日誌,論文心得的原因,利用部落格讓學生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也讓指導教授掌握多個學生的學習進度.

相對哈佛大學學生一個學期要寫15篇5~10頁的報告,台灣學生在這方面的訓練似乎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尤其是理工系的學生,普遍認為寫報告是一件苦差事,自認國文英文不好,所以選擇理工科系.事實上數學也是一種語言,特別是用最精簡的符號來表逹定義一個問題.因此數學不好其實是未能理解用來表逹符號意義的語言.

寫作其實是思考的一個表現,好的寫作讓人讀來毫不費力,原因在能旁徵博引,引人共鳴.在學術論文上也是如此,因此文獻的比較探討,不僅闡述作者對相關研究的見解,也在突顯自己觀點與他人不同之處.這也是我們要強調閲讀的原因,閲讀不僅豐富自己的經驗,也讓自己可以在寫作時,藉由引用他人的文章讓人了解自己所解的問題與方法,以及和別人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