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這段日子,有機會去拜訪幾個在來自台灣的家庭,看看他們在美國的生活.有些是好多年不見的朋友,有些則是教會及學校認識的新朋友(算起來我在美國宴請朋友的次數還比在台灣的頻率高,實在對不住在台灣的朋友)。普遍說來,大夥覺得這裡的生活比較人性,比起台灣長時間的工作,美國人重視家庭生活的文化,讓這裡的生活不會過度集中在工作上。
一位在NIH工作的朋友就提到,之前在台灣的父親身體不適,想回台一趟卻苦無休假可用,於是和老闆提出可否用病假替代,而老闆則很爽快的回答”當然可以”,這讓我對美國人按規距辦事的刻板印象有了不同的看法。不過NIH畢竟是公家單位,私人公司也如此嗎? 另一位在銀行上班的朋友則以彈性上班下班時間與先生分工接送小孩,雖然偶爾會加班但並非常態。這大概是很多在竹科工程師所羨慕的。
不過即使有較多的私人時間,不表示一定有充足的空閒,有小孩的人家生活還是很忙,孩子的童年只有那麼一次,睜開眼到睡覺之間的時間,都是父母的責任!有爺爺奶奶在家的,小朋友還可以在家待到四五歲,其餘只好送托兒所。沒時間的情況底下,只好把自我想做的事一再的往後推延。
不過不管有多忙,忙的很充實比不忙的沒效率更需要花腦筋.最近看了"Juggling elephants"一書,對於其中用馬戲團來比喻一個人生活印象深刻,其實大原則每個人都懂:工作、家庭、自我三個圈子之間的平衡,給予每個圈子內的活動優先順序,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等等。只是很多人(包括我)都沒每日去實行規劃,要嘛一頭栽入一件事情裡,要嘛花了時間在非緊急的事情上,因此很難寄望有精釆的演出.因此要時時提醒自己做規劃,近期的、長期的,也別忘記團長(自我)與團員(週遭人)的關係影響馬戲團演出(生活)的成功與否。
附帶一提,這本書的英文還滿容易看的!
Sunday, January 20,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